鼠标轻轻一点,宿松县143家单位、1169名县管科干、3303名党员干部的个人基本情况、奖惩情况、年度考核情况、履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民主生活会说明情况、信访举报及问题线索处置情况等“廉政户口” 就可轻松查阅。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准确掌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今年来,宿松县纪委监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健全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全方位盯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建立领导干部(在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乡镇、县直单位“电子廉政档案”, 画好单位和个人两张“像”,不断夯实政治监督基石。
迅速启动电子廉政档案库建设。县纪委监委根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机关廉政档案管理办法》及时印发《关于报送电子廉政档案信息的通知》,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拟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统一规范、动态更新、保密安全”原则,制定各单位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报送清单,全面列举县直单位和乡镇廉政档案清单七大类20余项、科级干部廉政档案五大类10余项,限定报送时间,注重档案质量,实行“一人一档案、一单位一卷”,确保高标准建成电子廉政档案库。
“电子廉政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克服了以往档案管理凌乱、分散、不全面的弊端,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其他部门向纪委监委征求领导干部的廉政自律意见,要跑多个部室调取其廉政记录,费时又费力。现在,只要在电脑上一点,领导干部‘廉不廉’看电子‘廉政户口’来‘量身体检’。”该县纪委监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到。
为把廉政档案变为“会说话”的“活”资料,县纪委监委在“建”“管”并举上下功夫,实行纸质、电子档案同步管理双原则,实施动态更新、按期核对,严格规范档案使用范围,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加强管理维护,安全保密工作。注重发挥廉政档案库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通过对单位、干部廉政档案的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准确掌握单位地区的政治生态和干部的“廉情”动向,为选拔、任用、考核、业绩评定、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提供事实依据和参考建议,对发现的苗头性或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防患于未然。
“廉政档案这一重要‘信息库’既是组织衡量干部的一把‘尺子’,又是干部廉洁从政的一面‘镜子’, 也是强化对‘关键少数’ 监督的重要抓手。”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宿松县法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