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岳西县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深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抓实六项具体举措,全力耕好“七五”普法责任田,为全县率先脱贫摘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抓“关键少数”,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突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培育,县委、政府和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学习宪法法律,定期邀请法学专家上法治课。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各单位领导班子年均学法4次以上。县人大开展干部任前考法和宪法宣誓活动,县政协利用“委员接待日”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和调研督查活动。组织新提拔干部任前党内法规、廉政、法律知识考试26场次,多次举办“江淮普法行”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和以法治为主题的“周末大讲堂”,每年举办依法行政工作培训班,全县干部人才培训班常态化开设法治课程,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县直单位负责人经常上台讲法。
二、抓“三位一体”,构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
全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各中、小学校均聘请了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落实了法治教育“四有”工作机制,通过各类培训教职工法治意识得到较大提升。各单位有机结合“开学第一课”及各类法治宣传节点,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交通安全、防溺水、预防电信诈骗、禁毒、反邪教等主题普法活动。
三、抓重点工作,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印发《关于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工作者等群体以案释法制度,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和相关部门,根据自身的职能特点,结合“3.8”“3.15”“12.4”等重要节点和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日常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以宪法、民法典、部门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将普法有机融入司法、执法和服务群众全过程,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统筹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良好局面。
四、抓“服务三农”,切实扩大基层群众的普法覆盖面。 建成了覆盖县城、乡村共100余处农村法治文化广场(公园或长廊)的固定法治宣传阵地集群,全县188个村(居)实现法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和法律图书角全覆盖。加大涉农法律法规普及力度,紧扣农业、农村、农民三要素,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与普法守法”、生态建设、护林防火、务工维权等方面宣传教育,强化农资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意识。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各相关部门加大对村“两委”干部的法治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方式管理基层事务、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截止目前共培育法律明白人 名、法治带头人 名。188个行政村(社区)举办“法律扶贫夜校”和扫黑除恶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通过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面对面解答群众法律问题,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五、抓法律服务,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举办各类企业主体法治培训班160余场次,创建诚信守法示范主体59个,省、市、县级放心消费示范企业36家,建立了11个12315消费维权绿色通道,方便、快捷地化解消费纠纷。县内规模以上企业等市场主体聘请法律顾问45家,受聘的法律工作者积极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法律服务,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疫情防控期间,各乡镇、各单位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组织法官、检察官、干警、律师、执法人员等力量,送优惠政策、法律服务、法治体检进企业,全力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六、抓方式创新,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普法活动成效和群众参与度。开设《平安岳西》法治类电视专栏、“平安岳西”法治类抖音、岳西网法治频道,结合具体案例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全社会尊法守法。创作展演法治文艺节目,组织开展鼓书说法惠民生、禁毒广场舞比赛、土地法律法规专场汇演和安全生产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打击非法集资等专场法治文艺晚会,将鼓书戏、三句半、小品等法治节目有机融入十九大精神宣讲、送戏下乡、讲文明树新风和防火防汛宣传等活动中,每年结合公益电影下乡活动展映“宪法与生活”、“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教”等法治公益电影1000余场次,结合春节民俗活动举办法治灯展和猜灯谜活动,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陶冶法治情操。(岳西县法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