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庆普法网 加入收藏

法治要闻

法治要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法治要闻 >

市依法治市考察团分赴淮南市和巢湖市考察普法依法治市工作

发布时间:2009-08-24  |  访问次数:

819日至21日,安庆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副主任何云枝率市依法治市考察团一行4人奔赴淮南市和巢湖市考察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考察期间,在淮南市司法局副局长谢家忠、宣传科长苏丽和巢湖市司法局副局长项红星、宣传科长叶培的陪同下专程前往淮南市田家庵区西苑社区法律诊所、八公山区杨家地村法制文化园和巢湖市和县农民普法“金钥匙”工程进行了学习考察。

在淮南市,考察团认真了解了田家庵区西苑社区法律诊所和八公山区八公山镇杨家地村法制文化园的创意及理念,询问了法制文化园的投入建设及所发挥的作用,并实地参观了西苑社区法律诊所和杨家地村司法行政工作室及法制文化园。

“五五”普法以来,淮南市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该市普法工作立足新起点,不断在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式上寻求新突破,积极拓展普法阵地,不断创新普法载体。该市多次以全省首家的身份,先后创办了农民法制学校、社区法律诊所、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等普法新平台、新载体。通过新平台和新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良好势头,在服务大局中增强了保障力。在淮南期间,我市依法治市考察团受到了淮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何小祥、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大林,淮南田家庵区政协主席朱满亭等领导的亲切会见。

在巢湖市和县,考察团一行听取了和县司法局局长王有霖、司法局党组书记、县普法办主任耿广义所作的工作经验介绍。  

该县自去年以来创新农民普法形式,实施了普法“金钥匙”工程,以提高普法实效性,为农民送去一把开启通向现代法治社会之门的“金钥匙”。  

“金钥匙”工程针对全县农村和农民的特点,把“三送四抓”作为工程的主体内容。 “三送”即给每个农民工送上《致全县农民朋友一封信》、一册《务工人员维权指南》、一张《法律援助联系卡》。 “一信一册一卡”对农民在遇到矛盾纠纷时如何对待、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工伤事故如何处理等具体问题一一解答。将全国各大城市法律援助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收录册中,使外出农民工出门有了“导游图”,遇到法律烦恼心中不慌。    

“四抓”即抓法律培训、抓法律服务、抓法律保障、抓法律普及。每个乡镇建一所农民普法学校,每个村(居)建一个法律图书角,为每个村(居)培训一批“法律明白人”。重点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或进城务工“领头人”。开辟农民法援“绿色通道”,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凡设有党支部或工会组织的地方成立法援工作站,简化程序优先受理农民维权案件。在县镇两级普法办、县法援中心、律师事务所等处设立法律咨询热线电话,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普法“金钥匙 ”工程实施后,该县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增强了,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更高了。

市依法治市考察团在考察中,对两市普法工作运行机制、主要抓手和亮点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市普法工作开拓思路,创新载体,工作扎实,特色鲜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两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锐意创新,亮点频出,得到了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通过此次考察,既开阔了眼界,又拓宽了思路,使大家对“创新”二字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淮南、巢湖两市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理念,给考察团以很大启发,并希望三市普法依法治理部门能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区域互动,共同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良性循环发展。(市局法宣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2015 http://pf.aqflyzw.com/ 安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庆市菱湖北路30号     邮政编码:246001
电话:0556-5701513     邮箱:aqfzb@163.com   ICP:皖12016054-2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