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庆普法网 加入收藏

太湖县

太湖县司法局牛镇司法所:扎根基层解民忧 法治护航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5-05-06  |  访问次数:

  在乡镇街巷、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手持法律宣传册耐心普法,穿梭于矛盾纠纷现场化解争执,陪伴特殊人群重归社会正轨。他们,就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牛镇司法所立足职能定位,将法治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

  

  织密法治宣传网,播撒法律“火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确保普法宣传责任实。通过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设立百姓说事点,让群众在说事点说纠纷、解疙瘩、评事理,也在说事点里学法律,确保普法宣传氛围浓。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以骑行比赛进行流动普法,以知识竞答进行智慧普法,以走进夜市进行互动普法,确保普法宣传接地气。普法宣传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学校门口发放宣传资料并结合社会热点,像网络诈骗、高空抛物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法律知识。现场热火朝天,一位大妈拿着宣传手册感叹道:“以前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现在终于知道我们老百姓也是有法可依啊!”

  

  巧解矛盾“千千结”,筑牢和谐“稳定器”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桐城六尺巷,并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调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无论是诗中咏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还是曲中唱道“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亦或是戏中吟道“让他三尺成佳话,和气致祥日月长。”都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让,和”。那么,怎么让六尺巷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根基呢?要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活用好“六尺巷工作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司法担当展现太湖作为;要推动太湖“朴风调解工作法”与“六尺巷”文化深度融合,以“小调解”撬动“大治理”。此前张大爷和李大叔因为污水排放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并扬言“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司法所工作人员巧用赵朴初先生知恩报恩的故事和六尺巷故事,引导张大爷和李大叔走出死胡同。最后,李大叔说“这不蒸馒头争口气,原来争得是邻里之间的和气啊。”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百姓的幸福安康。

  

  温情帮扶“特殊人”,点亮新生“希望灯”在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上出实招。社区矫正对象小王矫正初期对未来一片迷茫。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日日夜夜熬制的甘蔗糖,辛辛苦苦养殖的老黄牛维持生计。司法所工作人员既心疼其父母的辛劳,又不忍看小王堕落,便与他深入交流,劝解其挑起父母的重担。见他犹豫不决,工作人员不断鼓励,再次实地走访,了解到小王常一个人从清早起来放牛到彻夜不眠熬糖,有了积极的转变,为进一步支持他,工作人员带头下单小王制作的农产品。社区矫正不仅仅是对服刑人员的监管,更是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

  从普法宣传到纠纷调解,从特殊人群管理到法律服务供给,牛镇司法所将司法行政职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下一步,牛镇司法所将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法治力量守护万家灯火,绘就平安和谐的幸福底色。(撰稿人:金文婷;审稿人:陈晶晶)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2015 http://pf.aqflyzw.com/ 安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庆市菱湖北路30号     邮政编码:246001
电话:0556-5701513     邮箱:aqfzb@163.com   ICP:皖12016054-2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