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链接别乱点,公检法不会电话要求转账……”4月14日,桐城市龙眠街道太平社区普法志愿者走进文都职校,将国家安全理念与反诈知识送到家长和学生手中,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的形式,为500余个家庭筑牢“安全双防线”。
“双向课堂”守护成长安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结合真实案例,用“冒充班主任收班费”“游戏账号交易诈骗”等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情景,拆解“虚假中奖”“兼职刷单”等六大高频诈骗套路。针对家长群体,志愿者重点讲解“冒充熟人借钱”“虚假投资平台”等中老年易受骗类型,现场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及预警功能,并发放《家庭反诈手册》,指导家长如何通过“五问三查”(问来源、问用途、问真伪;查资质、查口碑、查官方)守护“钱袋子”。
“国安+反诈”融合普法。“维护国家安全,从保护个人信息开始——快递单上的住址电话要涂黑,朋友圈定位不随意泄露军营周边……”社区普法志愿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融入反诈宣讲,通过“案例对比教学”,让家长和学生直观理解“泄露敏感照片可能危害国土安全”“转发虚假信息可能被境外势力利用”等关联点。在“家庭安全承诺书”签名环节,家长李女士带着孩子写下“不轻信、不转账、及时举报可疑线索”,她说:“原来反诈和护国安家是一回事,做好身边小事就是在尽公民责任。”
“家校社”联动构建长效机制。活动现场设置“安全知识打卡区”,通过“诈骗场景速答”互动游戏,让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操作的“安全指南”。校方同步启动“护苗安全员”计划,选拔学生志愿者担任班级“反诈小卫士”,社区则建立“家校安全联络群”,定期推送防诈提醒与国安知识。据统计,本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覆盖师生家长600余人,现场指导安装反诈APP50余次。
从识破诈骗话术的“小技巧”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大责任”,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科普,更是一次全民护安的行动动员。太平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学校开设“家长安全课堂”“国安主题班会”,推动“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链式效应,让反诈“免疫力”与国安“责任感”在家庭土壤中同步扎根。(撰稿:彭琪;审核:桐城市委依法治市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