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消费者通过12315平台投诉望江县雷池镇某村一加百货小店在购买食品时发现保质期已过。接到投诉后,望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雷池所执法人员迅速展开调查。
经核查,该店经营者是一位年过76岁的老大爷,确因管理疏漏,未能及时下架临期食品,导致有少量超过保质期食品售出。在执法人员监督下,店主徐大爷主动向消费者致歉,当场退还货款,并在执法人员监督下销毁全部超过保质期商品。
经调查,该百货小店此次属初次违法,且未造成实际损害后果,未对消费者构成危害,亦未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发现问题后,徐大爷积极主动整改,符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规定的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 “首违不罚” 情形。最终,执法人员依法对徐大爷予以批评教育,未予处罚。
首违不罚不等于放任不管,该案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店主徐大爷表示:“这次教训让我意识到,食品安全无小事。现在每天开店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食品保质期。这种有温度的执法比单纯罚款更有教育意义。”
消费者则感慨:“看到商家积极整改,我们买东西更放心了”。
望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雷池所执法人员指出,该案的处理体现了“三个结合”:宽严相济——对主观恶意严惩,对无心之失容错;管育并重——将行政处罚转化为信用建设动力;社会共治——通过典型案例强化行业自律。新规既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过罚相当原则,又通过信用约束机制实现“惩教结合”的治理效能。
从“一罚了之”到“管服并重”,这起“小案件”折射出市场监管现代化转型的大课题。当刚性法律遇上柔性执法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又为小微主体留足成长空间,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陈欣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