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民调解,巩固“第一道防线”。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设立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和医疗纠纷调委员,去年共受理纠纷案件4284起,调解成功4263件。目前全市相继成立物业、劳资、刑事和解调委会13个。开展法制宣传,营造和谐法治氛围。开展普法依法治理验收年活动、“法律六进”和公民旁听庭审活动等。加强公益法律服务,惠及城乡居民。全市370名执业律师采取与社区(村)结对形式,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公证机构开展“群众满意窗口”创建活动,狠抓公证质量。充分发挥12348法律热线解疑释惑功能,积极为困难群众实施法律援助。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杜绝脱管漏管现象。全市社区矫正中心和安置帮教基地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与市检察院联合开展社区矫正执法大检查,对全市300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实行手机定位监控和集中点验防范脱管漏管。开展“黄丝带”帮扶活动,对家庭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安置帮教对象实行“一对一”帮扶。夯实基层基础,建立法律服务体系。全市市县乡村四级司法行政综合服务平台已全部建成,进一步巩固社会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