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庆普法网 加入收藏

大观区

7件入选!安庆市大观区作品参加长三角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4-12-09  |  访问次数:

  近日,长三角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在芜湖市湾沚区举行,共展出长三角地区非遗法治文化作品72类160余件,其中安庆市大观区7件作品入选。参展作品涵盖瓷器、蛋雕、竹编画、微刻等多种传统古法技艺,列属江浙沪皖所有县市区入选数量最多,形式载体最丰富,内涵最深刻,进一步彰显了大观区法治文化与非遗文化的互生共融,确保了普法实效。

  近年来,大观区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载体,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技艺特长,将法治元素融入本土非遗文化,积极创作和推出一批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同时以大观区西城记忆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基地为建设重点,以人民所需所求为创作导向,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以生动艺术形式激发浓厚法治底蕴,增添普法宣传的创新性、趣味性。2024年8月,在全省的普法工作会议上,大观区首批创作的法治文化作品得以展示,安庆市“非遗+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在会上作主题交流发言。

  丰富的地方民俗资源是大观区普法的一支源头活水,作者们将自己对于“法”的理解融入至非遗作品,通过感官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提升法律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知晓度、关注度。瓷器作品《法严政明》,以包拯形象与瓷器相结合,寄托群众呼唤严明法治、实现行稳致远的美好愿望。瓷器作品《法治大观》,以安庆市历史文化名迹大观亭及所在群楼为元素,配以法治文化内容的书法,旨在着力打造老旧小区变身社区法治文化共治的“标杆区”。扇画作品《法治系列》借包拯廉政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的品行,彰显新时代对于公正法治的追求。微雕作品《廉》中,两朵盛开的荷花,在阳光映射下显得分外娇艳欲滴,莲子中雕刻的“廉”“出于污泥而不染”等字样,无不体现出作者高超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书法功底。蛋雕作品《包公》以鸡蛋为创作载体,通过精细地雕刻和彩绘,将包公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微刻作品《民法典》以国石之首的寿山石为材料,制作成微型书籍,在高倍放大镜下清晰可见以隶书和行书刻写的《民法典》标题和内容,令人叹为观止。叶雕作品《礼让天下》取材于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内容出自清代张英家书“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将历史文化底蕴用叶雕工艺来表现,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竹编画《法行天下》,钟馗手持法扇,上书“法行天下”,具有较强视觉冲击,时刻提醒人们要尊法守法,维护社会和谐。

  长三角地区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传统民间技艺传承与弘扬的体现,更标志着大观区在“非遗+普法”领域的全新起点,大观区将继续做“优”、做“新”、做“强”、做“活”“非遗+普法”文章,推动非遗法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撰稿人:潘思文  审稿人:钱亮)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2015 http://pf.aqflyzw.com/ 安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庆市菱湖北路30号     邮政编码:246001
电话:0556-5701513     邮箱:aqfzb@163.com   ICP:皖12016054-2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