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庆普法网 加入收藏

工作指导

理论探讨

当前位置:主页 > 工作指导 > 理论探讨 >

全面推进依法国要重视依法治村

发布时间:2015-01-28  |  访问次数: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义法治国家。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广大农村是依法治国的最前沿。乡村干部是依法治村的掌门人。匆庸讳言,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不足,村民委员会又是法律赋予的群众自治组织,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做到依法治村。坚持党的领导,关键还在人。做人看人品,干部靠党性。讲党性,概言之,就是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讲党的原则、党的纪律。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著中都指出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

我们乡村干部谈不上高深理论,目睹的是身边党员干部感人事迹,感受的是党性的光辉。201497日,一辆面包车不坠入水库,车上夫妻双亡,当时水库坝上千名群众围观,无一人下水,茗南村支书何宝宏赶到后,年近50的他毅然下水,帮助公安、消防部门抢救。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勇为之,关键时刻,显现就是干部的党性。日常工作中,特别是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乡村干部加班加点基本上是常态,面对百姓的不理解、指责,骂不回口,打不还手,法律规定的休息权,加班的报酬权,甚至人格权都能舍弃,为的是工作大局,求的是政策落地生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工作的点点滴滴,彰显的是党的领导,蕴含的是干部的党性修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就有发奋工作精神力量和洞察制度缺陷的理论勇气,党性修养在依法治村中才能有的放矢。

哲子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法律、制度也是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改进完善。大家知道,酒驾入刑律,顺应了民意,但《刑法》中并找不到条款,而是全国人大以决定的形式作出修正案。最新权威统计,酒驾发生事故的几率约21%,司机低头族中玩手机、接手机的事故几率高达35%,酒驾能入刑,风险更高的低头族入刑目前却不行,因为没有法律条款。这就是法律的局限性,滞后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依法治村的法律依据,当前在议事规则和对村务监管方面有待改进。农村农业税及三提五统取消后,村干部由过去向群众转向对群众,工作轻松了;同时随着国家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增加,村干部权力在扩大,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是指导而不是领导,该法第五条还明文规定乡镇政府不得干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一方面村干部权力在扩大,另一方面权力约束受限制,加上村干部的农民身份,比乡镇干部少一道约束屏障,造成对村工作监督难,出现少数负面现象:

少数村干部插手村内工程;低保及危改资金等惠民政策给亲戚朋友;涉及资金项目的事热情高涨,维稳信访工作则尽量回避,甚至对乡镇信访干部都是敬而远之;不敢说直话,怕得罪人。有一对夫妻离婚后,女方(外村人)为明确其名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需村里证明该户的田亩数,这是太简单不过的事,可村里不敢得罪男方(本村人),不出证明,镇政府出面协调,仍然不给,最后造成一个信访案件;个别地方一些村民一户二宅,占地面积也超标,村干部最清楚,但只要和村干部关系好,采用分户、隐瞒等方法申报,而乡镇政府对村里上报的材料大多是免检,这样的绿色通道造成农民盲目建房,路修到哪里,房子就做到哪里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一户两宅,房子闲置,既浪费了农民的血汗钱,更痛心的是侵占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甚至是良田。上列现象折射的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不足。

1.尽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2条、26条规定了村民议事的法定比例,客观情况是农村青壮年劳力都在沿海发展,在家大多是妇女、老人,有的农户在外经商很成功,对村事无所谓,而有的农户还是以农业为主,把田地看得重。遇到议事,一些家庭是叫人代签,有时以上户分别签名代替开会。有一个典型,杨某通过上户签名方式承包本屋场山场,签名的大都是在家的老人,村委会也签字同意。当年春节,该屋场外出务工年轻人返乡知道这件事后纷纷反对,乡村调解不成,最后还发生了打群架,公安机关行政拘留2人才平息,但合同纠纷迟迟得不到解决,调解进退两难,如果解除合同,承包人已投资了二三十万,双方在损失上谈不好,如果维持合同,年轻人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民主权利,坚决维权。最后通过法院审判,一审法院维持合同,老百姓不服,上诉至中院,中院认为诉讼主体不当,撤销了一审判决,案件又回到原点。

2.《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6条规定,乡镇政府有责令改正权,但改正范围限于村委会不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对出勤不出力、履职不适当、不合理或少数含有个人目的的不良行为难以有效管控。

农村有句俗话:大人大事靠自觉。自觉来自个人修养。上班不迟到不早退,相信并不难,但就是有人不自觉。这些最基本的有章可循的制度都难做到,何尝谈克服工作中的障碍?而现实中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时代楷模,我认为靠的就是党性修养,干部有了党性修养,就能自觉越过工作中的缺陷这个坎,自觉履行敢于担当的时代责任,忠实践行依法治国、村民民主治村。

最后借用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典故,提提乡村干部的三思:端起碗筷,想想百姓的饱暖;行使权力,掂掂民意的份量;面对诱惑,默默为官的初衷。(太湖县徐桥镇综治办 张中文)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2015 http://pf.aqflyzw.com/ 安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庆市菱湖北路30号     邮政编码:246001
电话:0556-5701513     邮箱:aqfzb@163.com   ICP:皖12016054-2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