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观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的部署要求,着力分析研判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法治效能,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观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全面依法治区基础。始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际工作中,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加大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培训力度,常态化推行会前学法制度,今年以来,提请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学法11次。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
把握形势任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合法性审查刚性约束,形成“部门+单位法律顾问”“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双重把关审查模式,突出对审查事项的制定主体、程序落实、内容设定、法定权限等内容的全方位审查。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管理,以“线上+线下”培训方式,破解题面广、难点多、学习时间不足等现实问题,从根源处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理念和行政执法水平。健全行政应诉提醒、通报机制,定期向全区通报诉讼案件基本情况,有效降低行政应诉案件败诉率。今年以来,共审查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合同等45件,出具审查意见20余条。充分发挥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件,受理3件,调解和解2件,不予受理3件。2024年截止目前行政案件败诉率5%,位于全市前列,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率75%,较往年大大提升。
聚焦安全稳定,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持续提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整体效能,以联席会议、应急处置、重大事项报告、协查协作“四机制”为保障,严格落实外出请销假、信息化核查、实地走访、日常报告“四监管”举措,切实担负起保安全、护稳定、促和谐的责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地方文化元素,按照“一地一亮点”的工作思路,打造“菱”里邻外、“蔡师傅”驿站、5D直通车等特色调解品牌,努力实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58件,调解成功2450件,成功率达99.7%。
突出法治为民,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实现法律援助“零距离亲情服务、零收费无偿服务、零投诉优质服务”的三零目标,切实保障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完善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促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纵深发展。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的结合点,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融合共生,创作蛋雕、瓷器、扇画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作品百余件,打造法治文化新名片。(撰稿人:潘思文 审稿人: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