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太湖县百里镇大竹村,只见刚被修葺过后的法治文化长廊,干净整洁,周边鲜花盛开。长廊内宪法、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应有尽有。村民在休闲娱乐之余,还可以随处学法,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成为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百里镇大竹村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不断创新普法模式、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强化法治人才保障,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法治促善治。2021年大竹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近年来涌现出“两让”于民保路畅、传承礼让树榜样的“安庆好人”汪家益,六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无怨无悔,受到亲人和邻里的一致称赞的“安庆好人”袁毕华,有效促进乡村和谐稳定,擦亮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打造特色,营造法治氛围。走进大竹村,法治文化步道、法治文化长廊、村规民约……民主法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大竹村将法治建设与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家风家训融为一体,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主线,按照一村一特色的原则,分别将法治元素融入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场所,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步道,让广大群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悠闲学法”。并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戏曲相融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子戏”为依托,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普法模式,让经典传承,让普法宣传入脑,更入心。
部门联动,提升普法效果。联合镇综治、司法、派出所、妇联等多部门力量,在“3.15”“4.15”“12.4”等重要节点,结合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反诈防邪、国防教育等主题,推动普法宣传活动进村居、进校园、进企业。2024年以来,大竹村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余次,受教群众800余人次,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渗透到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推动群众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治理有效,近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队伍建设,提升普法能力。定期组织普法队伍成员参加法律培训、业务学习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普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业务能力。积极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家庭示范户”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法治家庭示范户”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全民法治观念、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更好的为基层平安建设工作添砖加瓦。2024年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3次,并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提供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接地气的普法服务。
突出重点,解决群众关切。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开展专项普法活动。通过组织法律咨询服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等形式,为村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2024年经过深入宣传,协助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婚恋家庭纠纷等矛盾纠纷14起,引导法律服务10余件,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撰稿人:李 玲;审稿人:陈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