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依法治理与普法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宣传宪法法规知识,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依法管理,按照宪法学习宣传要求、宪法学习宣传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落实宪法工作开展与落实人员学法用法情况,在开展法治宣传与依法治理工作的同时,扎实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工作。
宪法进机关,抓实关键少数普法。仔细开展“宪法进机关”活动,着重提升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日常学法用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新修订颁布的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健全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党委中心小组学法、全体干部集体学法、法治培训等制度,开展宪法知识培训,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主动性。不断完善考评体系,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宪法进机关”的重要考核内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职责制无过错职责追究制,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宪法进农村,抓牢基层基础普法。扎实开展“宪法进农村”活动,着重提升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乡政府设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每个村都设有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构建完善法律服务网络,并设有法律援助站,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年定期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对贫困弱势的村民提供法律帮助。深化“法治示范村”创立活动,组织广大村民依法建立《村规民约》,引导广大村民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依法表达个人的利益诉求与依法解决各项矛盾纠纷。全面普法宣法,通过“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各类着重节日,大力宣传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与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宪法进校园,抓好线上线下普法。主动开展“宪法进学校”活动,着重提升教师与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严格落实法治副校长制,每学期定期开设法治课,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义务教育、遵守社会治安管理为主要内容,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与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同时强化教师对宪法的学习意识。对广大教师进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文明执教的主动性,同时依托家庭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撰稿人:汪小健;审稿人:陈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