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潜山市坚持在法治实践中提升公民素养,强化普法责任落实,打造特色阵地,持续扩大普法覆盖面和精准度,推动“八五”普法深入实施。
一、强化普法责任落实。为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结合我市实际,逐年制发普法工作要点和责任清单。探索推行“普法提示函”工作方式,对未完成普法工作任务的部门,以提示函的方式,督促落实工作任务。“八五”普法实施以来,普法牵头责任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多形式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打造特色普法新阵地。潜山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一直以来,我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开展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23年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在人流量较大的二乔公园内建成交通安全宣传主题公园,生动展现交通安全知识。潜山法院联合黄铺村在黄铺村法治广场打造“生态法治,绿水青山”法治长廊,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市以宣传天柱山5A级旅游风景区和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打造富有潜山特色的“一地一品”天柱山游客中心法治广场、滨河湿地法治公园和皖通高速高界管理处法治文化广场普法品牌,其中皖通高速高界管理处法治文化广场是安徽省首个在高速服务区建立的法治文化广场。2022年和2023年我市成功申报潜山市文化馆等5个安庆市级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全市183个村居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覆盖。
三、开启沉浸式普法新体验。今年以来,潜山市开展“法治戏曲”进乡村展演活动10余场,充分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丰收节”等契机开展法治宣传基层行活动。一系列的送法活动,一次次为群众送上“法治大餐”。据了解潜山市每年开展各类普法活动百余场次、发放各类资料2多万份,为群众解疑答惑5000余人次。
(撰稿:郝洁,审稿:戴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