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岳西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利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探索打造“红色法治文化看岳西”特色品牌,讲好岳西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进一步增强法治文化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法治乡村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激活红色基因,凝聚法治建设新动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编制印发《岳西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战略规划》《岳西县革命文物整体修缮方案》,及时对全县336处革命遗存进行梳理,对164处革命遗存进行挂牌或立牌保护。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线路”,编制完成《岳西红色图谱》,推出“红色天堂 初心之旅”“铁血坚守 红旗飘扬”“千里跃进”等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全面推进法治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红色法治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探索推进“红色+研学普法”,积极开展红色法治研学产业开发。同时,将法治建设成效和普法活动开展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重要内容。出台《岳西县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履职评价和结果运用实施细则(试行)》,制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评价标准,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内容,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法治文化”作为法治建设重点举措和“八五”普法工作成效重要指标,倒逼工作责任落实。
二是挖掘红色资源,打造法治建设新引擎。全面推动法治阵地建设“品牌化”,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文化公园、文化长廊等公共设施,广泛开展互动式、体验式红色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建成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9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4个、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4个,推动红色法治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发展。深挖全县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色历史蕴含的法治文化内涵,不限于实体文物限制,梳理形成红色法治资源目录清单,分类梳理文献、器物、场所等红色法治文化遗存,采取多时空内容互补方式进行整理挖掘。突出典型示范带动成果推广,积极探索三线建设旧址“代号502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的法治实践,打造“红色法治文化科普展馆、现代化法治知识宣传长廊、公共普法宣传教育角”等“一馆一廊一角”法治文化阵地;对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同志革命历史故事和精神进行挖掘,积极拓展我县红色文化背后的法治内涵;选取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等县内9个红色革命基地挂牌建立社区矫正红色教育基地,成立红色故事讲解志愿服务队,推出“三项教育”山区品牌,在教育管理中,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三是赓续红色血脉,彰显法治建设新效能。创新推动红色法治文化传播,把握“红色+节点宣传”,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积极寻求红色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共通点,深入推进红色法治文化进校园、进景区和进乡村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红色法治文化主题宣传活动14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68000余份。编辑出版《岳西红色歌谣》,用好《红色岳西》《红二十八军在岳西》等红色书籍,开设红色法治教育“必修课”,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同唱红歌、同读宪法”、红色故事讲述大赛、县级红歌传唱培训班及红歌赛事等活动,在重温红色记忆的过程中砥砺初心。全面拓展“线上+”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渠道,《春风》荣获全国“信访工作条例”网络正能量作品创作大赛三等奖,《与妻说》入选“李渔杯”首届全国清廉戏曲优秀剧目,“与法同行惠民生”志愿服务项目全省展示。持续推行“与法同行惠民生”,组建法律服务志愿队,依托各普法阵地开展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法治文艺表演、送法下乡等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让红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撰稿人:储丽萍;审核人:余秋瑞;签发人:贾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