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怀宁县司法局聚焦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紧紧围绕“两区两中心”建设要求,结合招商引资工作时效性的特点,强化合法性审查服务意识,持续优化做好项目建设的法治护航工作,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加速度”。
一是坚持“合法合规+风险防控+服务发展”的审查原则。精细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竞争审查制度,在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规范的政策文件时,及时指导、推动起草单位依据公平竞争审查要求,开展“法治体检”,防范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带病出台”。以程序正义保证实体正义,规范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的制定程序,充分听取企业和商协会的意见,畅通企业、行业商会等市场主体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制定的渠道。2024年,怀宁县司法局审查政府决策事项158件,出具书面意见86份,其中涉企政策文件15件,政府合同25件,提出审核意见116条。
二是优先保障项目招引决策事项,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压缩审核时限,持续优化涉招商引资文件、项目协议批办流转、审核办理、意见反馈等程序,持续压减非审核运转时限,以审核实效保障满足项目招引“三早”需要。统筹审核力量,建立招引项目协议合法性初审+审核意见复核机制,对重大紧急招引协议召集政府法律顾问研判会商模式,以高质量审核服务招商引资“加速度”。开展多维审核,从主体资质、产业准入、公平环境、许可办理、惠企政策等方面深入审核,对超越权限的税费减免、许可办理、要素保障等履约承诺,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将合同风险化解在签约之前,当好招商引资“法治守门员”。
三是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合法性审查。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细化公共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审核流程,将确定公共政策兑现类型作为前置送审要求,公共政策分解成最小“颗粒度”,优化政策顶层设计,夯实数据资源底座,统筹指导线上政策兑现,做好惠企政策资金保障,把好资金拨付“总开关”,共同推进惠企政策“应上尽上”“应兑尽兑”,有效推进政府履约践诺机制,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下一步,怀宁县司法局将继续做深做实合法性审查工作,积极贡献法治力量,以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助力怀宁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供稿人:丁丹 审稿人: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