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中关镇联合中关公安派出所、中关司法所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扫黄打非”工作部署要求,多措并举落实落细工作职责,有力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再升温,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提供坚强支撑。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中关镇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公安、司法、教育、文化、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有人抓、有人管。通过定期召开会商会,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建立“扫黄打非”工作台账和信息报告制度,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涉黄涉非违法行为,确保有成效。同时,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及时发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并快速处置,确保清朗的网络环境。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确保“扫黄打非”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深化宣传教育,多途发力,营造浓厚氛围。预防胜于治疗,中关镇多途径发力,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聚焦“三+”的独特形式,即“村民小组长+镇、村网格员+村级党组织引领”,结合“田园夜话”深入全镇76个网格片,开展基层一线讲政策。采取“线上+线下”模式,通过微信群、小喇叭、开展宣传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普及法律知识,揭露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危害、非法出版物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广泛动员力量,部门联动,保障工作实效。中关镇结合实际、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建立联合监督格局,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以及网络环境等文化市场开展定期日常检查,不定期暗访检查和集中督查,有效打击涉黄涉非违法行为。建立起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护苗”综合体系。倡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及信息,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今年以来,中关镇开展线上法律知识培训20场次,线下宣传活动5场次,日常巡察14次,不定期暗访和集中督查7次。“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下一步,中关镇将持续发力,把“扫黄打非”工作抓在平常、做在日常,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撰稿人:储明珠;审核人:徐元兵;签发人:贾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