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太湖县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落实,聚焦服务大局和群众期盼,在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功夫,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县司法局编写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案例被司法部列入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建成全市第一个企业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建成全县第一个红色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多篇工作信息被国家级、省级媒体采用,开展的校园法治巡讲经验做法被新华社聚焦关注。
一、高位推动,普法责任压紧压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不定期听取汇报,研究普法工作,压紧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召开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突出宣传重点内容,着力查找薄弱环节。以迎接“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为契机,建立信息报送、情况通报、综合考核等工作机制,全面开展自查自评。召开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部署会,县法宣办、县司法局与县委宣传部、县人大监司工委、县政府督查室分别联合开展了普法督查活动,确保普法责任落地落实。
(二)增强法治意识,服务中心大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扫黑除恶、未成年人保护、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工作,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组织开展“惠企暖企,普法先行”“法润乡村社区”“宪法护三农,法治助振兴”等主题普法活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惠民惠企成效明显。县司法局将帮助民营企业防范处置法律风险作为法治为民办实事重点,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2023年累计为企业撰写法治体检报告20余份,提出法律意见建议数30余条,累计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30余场次,参与职工人数达1500余人,发放法治读本、宣传资料共计2000余份。
(三)统筹协调推进,拉紧责任链条。印发法治宣传工作提示单、编印法治宣传工作简报,对重点普法工作任务进行提示和督导,督促普法责任单位在各自领域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宣传服务。对普法依法治理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将法治宣传案例编写工作新增作为法治太湖建设年度绩效考核加分项。县法宣办分赴相关乡镇和部门多次开展了现场督查活动,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切实履行好普法职责。
二、多措并举,普法宣传浓墨重彩
创新普法方式方法,首次确立全县特色普法品牌“法润熙湖 太美太湖”并积极培育,全面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质效。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特色鲜明。县司法局建设的法治文化街区、刘畈会议旧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寺前镇塔镇村法治文化广场、县委党校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万秀园集团法治文化长廊、百里镇南斗村法治文化广场共六地上榜市级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命名数量居历年来最多。县司法局会同刘畈乡对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开展了红色法治文化打造活动,曾被市法宣办推荐申报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百姓评理说事点”等普法阵地,全县186个村社区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县司法局建成法治书屋,在全系统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法治文化创建活动多点开花。县司法局法治宣传教育信息在人民日报(人民号)、新华社客户端、安徽法制报、中安在线、安徽普法、学习强国等各类媒体上发表,2023年宣传报道累计被国家级媒体采用3篇,省级媒体采用17篇,市级媒体采用280余篇,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周边打造青少年特色法治文化街区,编制“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读本两期,印制3500份普法邮资封片寄往全县各单位及2897名“法律明白人”。在县政府网开设法治宣传专题,在太湖新闻网开辟了法治宣传专栏,打造互联网+普法新格局。挖掘太湖县本地资源,发挥我县乡土文化氛围较浓的优势,邀请文人志士创作法治诗歌在赛诗台法治专版展示。紧抓法治案例编写,组织全县各单位积极报送法治案例,寺前塔镇村法治宣传教育案例成功被司法部列入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并在中国法律服务网刊登推介。
丰富法治文艺作品创作。快板《交通安全牢牢记》,用通俗易懂的本地方言说出一个个交通安全“段子”,好听又有趣;反电诈普法宣传小品《一墙之隔》融入电信诈骗形式与防范技巧、法律常识等内容,寓教于乐,提高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太湖大鼓书《宪法与我同行》以本土特色演绎方式生动赞唱了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廉政警示短剧《雀圣》入选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工程。
创新拓展法治宣传形式。组织开展“法治灯谜闹元宵”活动,将法治宣传融入传统文化当中,增加法治宣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在汪洋广场举办宪法宣传周法治文艺演出活动,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营造了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三、创先争优,普法治理亮点纷呈
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着力点,为推进现代化美好太湖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做优做强校园法治巡讲品牌。县法宣办每月以普法责任清单形式,明确法治巡讲目标任务,以常态化推动实现长效化,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普法的长效机制,深度挖掘太湖特色的法治文化元素,整理善良风俗、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讲好法治故事,积极向社会传播法治正能量。从“公检法司”专业法治队伍中为全县187所中小学选聘法治副校长,普法讲师团成员、法治副校长各司其职,赴各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巡讲活动50余场次,受教育11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图册、资料2万余份。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实效作用,已建成市级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各类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广场、宣传栏672处。县司法局在天华路职业技术学校沿线打造了青少年法治文化步道,在朴初中学、技工学校校园周边主动融入法治元素,打造青少年法治文化街区,成功创建为市级法治文化示范基地。
基层法治创建落地生根。持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多次开办全县民主法治示范村、法律明白人培训班,正在推动江塘乡大塘村、寺前镇塔镇村争创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23年31个村已创建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个村已创建为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8月份寺前镇塔镇村、小池石霞村法治创建微视频在公共媒体发布。县司法局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确定示范户133户,与县妇联联合开展“法治家庭”示范户创建活动,推选评比产生了30户“法治家庭”示范户。
“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高质量完成。县法宣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周密安排,针对性做好亮点培植、短板补齐、资料整理、沟通衔接等各项工作。印发《太湖县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指导标准》,逐条逐项明确责任部门、工作时限,坚持面上普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平时检查与综合考评相结合、成果展示与整改落实相结合的原则,有序推进迎检工作。严格对照规划评估要求,有序梳理普法规划实施情况,提炼特色亮点,全面展示全县“八五”以来普法成果。摸清底数,积极做好2021年至今的台账资料收集,按照评估验收七项主要内容,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清晰明白地展示我县普法全过程。县法宣办分别组织制作了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及寺前镇塔镇村、小池镇石霞村两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宣传视频,县司法局编写了两期“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读本供社会各界学法,制作了长达10分钟的“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汇报宣传片,系统性地展现了太湖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成果,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法治宣传,增强了全社会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