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庆普法网 加入收藏

法治要闻

法治要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法治要闻 >

安庆:做好“四字”文章,推动“八五”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07-25  |  访问次数:

  2021年“八五”普法工作实施以来,安庆市创新普法方式,突出地方特点,着力做好“稳、全、宜、深”四字文章,不断提高普法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构建普法宣传“稳”字格局。全市法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53个调增到84个,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专题述法评议,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同时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党委综合考核、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法治示范创建等考核评价内容,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普法格局。

  靶向施策,有的放矢,织密全民普法“全”字网络。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各级党委、政府集体学法97次,举办领导干部法治报告会36场,举办各类法治讲座、培训1860场次,举办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72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建成多功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或法治资源教室20个,配备中小学法治副校长838人,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在全市838所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晨读宪法”“民法典进校园”等活动3000余场,组织全市近30万学生参加全省禁毒知识答题竞赛和“宪法小卫士”知识竞赛。

  文化搭台,法治唱戏,擦亮法治文化“宜”字名片。全市已建成1个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04个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各类法治文化公园58个,法治文化广场、长廊、文化馆等1586个,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提前完成“八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充分利用黄梅戏、“桐城歌” “文南词”“岳西高腔”等地方戏元素,创作推广法治文艺作品,推出《防诈反诈任在肩》《黄梅声声唱普法》等法治文艺作品50余部,自编自演普法节目300多个。持续开展“百镇千村法治文艺巡演”送戏进万村、“广场文艺天天演”等活动1750场次,受众50余万人。

  深化创建,普治并举,开展依法治理“深”字探索。深化基层示范创建,新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57个、市级288个。全市现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个、省级147个、市级723个,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4个。在全省率先推广“百姓评理说事点”,全市已建成1555个“百姓评理说事点”,“百姓评理说事点”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深化普法队伍建设,培养认定“法律明白人”15562人,每个村“法律明白人”数量超过3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深化基层依法治理,认定学法用法示范户1044户,“法治家庭”示范户103户,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提升家庭成员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2015 http://pf.aqflyzw.com/ 安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庆市菱湖北路30号     邮政编码:246001
电话:0556-5701513     邮箱:aqfzb@163.com   ICP:皖12016054-2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