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望江县紧密结合乡村治理实际,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该县结合当地厚重的农村戏曲文化底蕴,迎合群众对黄梅戏的喜爱,联合望江县黄梅戏研究中心,取材于群众生活,创作了一批贴近百姓民生的黄梅小戏,通过线上线下展演送戏进万家,广泛地宣传了移风易俗新思想,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改善了群众精神风貌,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了乡村文明新气象。
黄梅小戏宣传移风易俗新思想
点开“望江黄梅戏”微信公众号,众多宣传移风易俗新思想的现代黄梅小戏映入眼帘,这些戏曲剧情取材于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普遍事例,时长多在10分钟至20分钟,引人入胜的剧情吸引众多网友观看。
望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超介绍,望江县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慎办,反对铺张浪费、攀比炫富、封建迷信、黄赌毒,践行文明新风。“望江广大农村群众非常喜爱黄梅戏,因此我们在宣传引导过程中便联合望江县黄梅戏研究中心就移风易俗宣传主题,编创了一系列黄梅戏剧本,并组织剧团进行排演。”
望江县黄梅戏研究中心主任陈立说:“我们创编的移风易俗主题黄梅戏剧本非常多,比如《嫁新娘》《白事新风》《华阳村轶事》《雷池家风》《乡恋》《邻里之间》《露头就打》等,内容涵盖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家风传承、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比如一些戏曲剧情反映了红白喜事操办过程中的铺张浪费、攀比之风,不仅给群众带来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还让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和谐不融洽。这些黄梅小戏便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等陈规陋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展现在大众视野中,警醒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
这些弘扬移风易俗新风尚的黄梅小戏通过望江县每年开展的送戏下乡活动被望江县广大农民群众所熟知。“我们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文化场地进行黄梅戏展演活动,其中移风易俗题材黄梅戏是必须展演的项目。”吴超介绍道。
2021年,望江县共开展送戏下乡活动118场,其中移风易俗主题黄梅戏占比达到了50%。“2022年计划送戏下乡、送戏进万村135场,其中移风易俗主题演出场次占比将不低于65%。”陈立介绍道。
家住望江县华阳镇龙湖社区护城新村的徐胜民说:“大舞台就在我家边上,每次有送戏下乡活动,我们一家,尤其是我的父母特别喜欢看。这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的黄梅戏取材于百姓生活,很贴近民生,加上戏曲剧情的夸大和渲染,十分引人入胜,看完以后又能给人以深思,我觉得非常好。”
科技赋能戏曲 网络传播文明新风
吴超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群众聚集,望江县利用网络平台,将移风易俗宣传题材小戏搬上网络云平台,继续搭乘“送文化下乡”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在展示新成就、新面貌、新气象的同时,唱响时代主旋律,凝聚传播正能量,为广大群众及网民提供丰富的文化精神食粮。
除了上述微信公众号,望江县黄梅戏研究中心还通过“学习强国”平台、抖音直播平台等多个途径推送移风易俗主题黄梅戏,综合点击量达到了30万人次。例如,2020年望江县黄梅戏研究中心在县城开展的“文化惠民 线上直播”活动,受到广大网友和戏迷的关注,起到了文化惠民的良好效果。
2022年2月4日,由望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望江县黄梅戏研究中心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黄梅戏线上直播开始。陈立说: “第一演出季是从今年的正月初四开始到二月初四结束,中间休息了两天。抖音上每场直播的点赞数都有好几万。直播过程中,一些黄梅戏迷也也在评论区热情互动,纷纷表示对一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的黄梅小戏产生了共鸣。”
陈立说,今年的第二阶段30场黄梅戏抖音直播即将开始:“连续30天,每晚七点半准时直播,届时一些弘扬移风易俗新风尚的黄梅小戏也会与广大网友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