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用房装修豪华、面积超标,一直以来广受诟病。近日,记者在岳西县采访时看到,当地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工作从县委拓展延伸到村,当地县委使用的还是四五十年前的四层小楼,没有围墙,就坐落在居民区里;而在基层村级组织,当地让村、社区干部走出“单间”办公室,集中到便民服务大厅办公,腾出的办公房或服务公益事业或租赁给相关企业。群众来办事,实现名副其实的“零距离”。
不设围墙的县委楼
在岳西老城区振兴巷,坐落着一栋简朴、整洁的四层小楼,与周围的居民楼融为一体,之间没有围墙和护栏,晚上下班了,还有很多居民来这里跳广场舞、打羽毛球。如果不是小楼前的牌子,你很难发现,这里就是岳西县县委大院。群众有事情反映,在门口保安那里登个记,就可以进去。该县政府楼也仅有3层,每个房间的办公面积都非常狭小,坐落在县城繁华的街道上,显得格外的低调。
据介绍,县委办公用房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利用岳西一家国有企业废弃不用的厂房和宿舍改建的,坐落在居民楼中间,没有围墙。而县政府大楼年代更加久远,是70年前建的,楼板都是木制,修修补补后一直在使用。
村委会取消单间集中办公
一名姓陈的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过去村民去村部办事,要一个个地敲门找人,现在设立服务大厅后,老百姓办事方便多了。村支书陈子斌告诉记者,过去他们村干部都是一人一个单间,办公面积约
在头陀镇西美村,记者看到该村村部大楼共有3层,现在村干部全部在一楼一个
拆掉单间赢民心
岳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储刚介绍,为克服村级办公场所“机关化”、“衙门化”,该县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工作成果拓展延伸到村,按照“公共服务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要求,在全县182个村全面推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制度,改变村干部过去“一人一间办公室”或“两人一间办公室”现象,人员全部集中到开放式的村便民服务大厅,集中轮流坐班,把过去的单间办公室改建为便民接待室、村民活动室,或租赁给相关企业组织,增加村集体收入。有的村还将过去使用率不高的大会议室,腾出来让村民举办婚丧喜庆等活动,得到村民赞誉。(来源:安徽商报)